隨州市曾侯乙編鐘編磬文化有限公司
新聞詳情

曾侯乙編鐘:音樂史上的空前發(fā)現

發(fā)布時間:2017-02-20


曾侯乙編鐘:音樂史上的空前發(fā)現
    曾侯乙編鐘生產企業(yè)介紹:1978年,沉睡于地下20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在湖北隨縣(今隨州市)出土。它是中國文物考古、音樂史和冶鑄史上的空前發(fā)現。近日,記者前往隨州,跟隨曾參與曾侯乙墓考古發(fā)掘的隨州市擂鼓墩文物管理處原主任王新成探訪了曾侯乙墓遺址。
    曾侯乙編鐘生產企業(yè)告訴大家“自發(fā)掘后,曾侯乙墓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景區(qū)。1979年,就在曾侯乙墓原址上建立了工棚,一方面保護遺址;另一方面也便于管理。”王新成向記者介紹說,目前,景區(qū)正在升級中。相關燈具設備等都已安裝好,下一步將以3D投影的方式,還原墓葬發(fā)掘時原始陳列的模樣。由于槨板還沒有完全風干,出土的文物沒辦法陳列進去。未來,還將以實物的方式進行還原。
    禮樂重器重見天日
    曾侯乙編鐘生產企業(yè)介紹到“1977年9月,解放軍的一個雷達修理所,在隨縣縣城西郊的東團坡修建廠房平整山頭的過程中發(fā)現了這個墓?!蓖跣鲁上蛴浾呓榻B說,1978年3月19日,湖北省考古人員趕到現場,經考古勘探發(fā)現大型古墓。墓坑呈不規(guī)則的多邊形,面積達220多平方米。墓槨蓋板上鋪有竹席,保存得很好。竹席上有一層絹布,絹布上填有木炭(出土時含水共有6萬多公斤)。木炭上填鋪白膏泥、青膏泥、五花土,上面再鋪有一層青石板,石板上填青膏泥、五花土直到上面耕土層。該墓后來被命名為“隨縣擂鼓墩一號墓”。

    曾侯乙編鐘生產企業(yè)告訴大家“該墓有一個直徑0.8米的盜洞,木槨蓋板有一塊已經被截斷,槨室內已經進了淤泥,有積水?!蓖跣鲁烧f,經過1個多月的準備工作,發(fā)掘組從1978年5月11日開始分步驟發(fā)掘,首先清除殘存填土、顯露槨蓋板;其次取掉槨蓋板及浮在水面上的器物,排除積水、清除淤泥;較后清理槨室,取棺拆槨,取出文物。

    對發(fā)掘過程,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、曾侯乙墓考古發(fā)掘隊隊長譚維四記憶猶新。“5月22日午夜,水位下降到距槨墻頂50厘米時,曾侯乙墓中室內靠西壁不遠、與之平行的2個長約2米的木架隱約可見。隨后,靠南壁同樣一個木架也隱約露了出來。”他回憶說,5月24日午夜,由上而下又露出了一層橫梁,長短兩根曲尺相交,梁體粗大,緊靠西壁的長達7米多,緊靠南壁的3米多,其下由3個佩劍銅人及一根圓形銅柱頂托,梁下懸掛的甬鐘比上層的鈕鐘大,而且花紋精美,都有錯金銘文。
    曾侯乙編鐘生產企業(yè)介紹到“隨著水位的下降,5月25日,又露出了一層橫梁,與上橫梁結構形體相近,梁下由三個更大的佩劍銅人及1根銅圓柱頂托,有12個大型甬鐘及一個镈鐘,或懸于梁下或掉在梁架旁槨底板上。”譚維四說,自此一套規(guī)模宏大、氣勢磅礴、造型精美、數量眾多的青銅編鐘赫然顯立在人們眼前。6月15日,65件編鐘連同掛鐘構件、整副鐘架以及豎在鐘架旁的2根撞鐘木棒、置于懸梁上的6個T字形敲鐘槌,悉數安全出槨。至此,埋藏了2000多年的巨型禮樂重器,終于重見天日。
曾侯乙編鐘生產企業(yè)介紹到“編鐘全部出土后,經過清洗發(fā)現,甬鐘正面、鉦部有‘曾侯乙乍持用終’錯金銘文?!蓖跣鲁上蛴浾呓榻B說,65件套編鐘中,有1個镈鐘上有銘文31字,記載了楚惠王得知曾侯乙去世的消息之后,于在位第56年(前433)特制镈鐘用作祭祀。這為編鐘鑄造和該墓下葬年代提供了可考的依據。


Top
©筑巢軟件